Bet体育赛事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扫一扫,关注大家

项目案例
Bet体育赛事>获奖项目>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

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

项目地点:
广东省
编制时间:
2012-01-01
委托单位:
设计团队:
|
获奖情况:
第二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图片展示

1 / 20

项目概况

■ 项目概述

2012 年,珠三角地区 2372km 省立绿道已基本建成,成为珠三角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誉为广东发展的“健康之路、美丽之路、生财之路、幸福之路”,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称赞。为了推动珠三角绿道网向粤东西北地区延伸,逐步构建全省互联互通的绿道网,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组织编制了《广东省绿道网建设总体规划(2011—2015 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广东省省立绿道网的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建设规模、设施配套、生态化措施、功能开发、实施机制等方面做出了规划安排。

■ 创新与特色

⒈以绿廊为脉,串联生态空间要素,构筑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广东省应综合考虑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资源环境和人口分布等方面差异,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密度较高的珠三角地区而言,在总体战略框架的引导下,采取“同步开展、多头并进”的工作模式推进,建成以线性廊道为主导的高密度、广覆盖的绿道网络;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口分布不均匀的东西北地区而言,应强调优先建设重点城镇、人文景区等核心区域内部的绿道系统,在建设核心区域之间的连接廊道,以点带面推动绿道建设,最终建成以线性廊道为主,“踏脚石廊道”为辅,空间布局疏密有致的绿道网络。

⒉以生态为纲,采用自然修复手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规划基于布局条件评价体系,采用 GIS 可达性分析、密度分析、多因子叠加分析等多种方法,建构了“节点—路径”绿道选线模型,选取绿道适宜路径,形成了契合珠三角区域生态格局的“6 条主线、18 处城际交界面,绿化缓冲区 4410 余km2”的省立绿道框架,总长 2370 余 km,整合串联起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区 200 多处主要发展节点,分别体现了“大山大海”、“山川田海”、“生态和都市休闲”、“滨江休闲”等特色。

⒊以功能为核,整合自然人文特色,传承城市文脉与记忆

绿道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对资源点的广度覆盖,以及对地域特色的完整呈现。相对于珠三角兴趣点的高密集度分布,外围地区因地域广大,兴趣点的分布相对分散。针对该特点,需要建构宏观层次的绿道功能布局结构以及更加凸显地域特色的开发方式。具体为:

⑴以珠三角外围各城镇为中心,向外串联城市公园、历史学问区、森林保护区、水源保护地等功能节点地区,构建相互连通的区域绿色学问带,将东西北地区独特的次区域学问融入宏观的学问网络之中。

⑵结合我省雄伟壮观的山地资源、绵长优美的海岸线、蜿蜒曲折的河流水系等区域性地貌特征,建设大尺度的“登山游径、“滨海游径”、“滨河游径”等区域性旅游径。

⑶结合主要客源地的节假日安排,策划“周末绿道”,推出“客家学问之旅”、“潮汕学问之旅”、“侨乡学问之旅”等主题鲜明的浓缩型绿道精华线路。

⒋以需求为本,创造宜人游憩空间,全面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遵循“少就是多”的原则,以满足游人的根本需求为目的,尽可能减少人工设施的布置。表现在:

⑴在游客较少的地区,采用“极简主义”的设施布设理念,结合重点景点和交通站点等人流集散地布设,设计力求实用经济,但必须当地特色。

⑵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城镇地区,应以服务当地城乡居民为目标,参照珠三角地区绿道配套设施标准,以“便利性”的原则,建设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⒌以制度为据,节约建设运营成本,保证绿道持续健康运行

除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实践中积累的诸多管理、保障方面的经验外,外围地区绿道网建设尤其需要破解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密度较小、生态环境更敏感所带来的融资、维护难题,建立更多元、更稳定的融资方案和更经济、生态的维护方案,从而减轻城市政府的财政压力。具体措施包括:

⑴加强绿道规划与其他社会公共项目的衔接,积极同社会公共项目建立联系,预见性地促成廊道共享,最大程度降低建设成本,获得更高的社会认知度。

⑵推动水源涵养地的水权和排污权交易,合理利用下游地区支付的生态补偿金来支撑绿道建设。

⑶针对外围地区的现实条件,制定维护频率较珠三角略低的“疗养型”维护计划。

⑷凝聚政府、企业、团体、个人的力量,建立稳定、规范的绿道建设与保护专项基金,保障绿道的持续健康运行。

■ 实施成果

截止 2017 年,截至目前,全省绿道建设累计总里程超过12000km,全省绿道网络基本成形。同时,广东在绿道网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升级,围绕绿道互联互通、完善复合功能,构建包含社区体育公园、郊野公园乃至国家公园的省域公园体系。
收藏
附件下载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