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体育赛事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扫一扫,关注大家

Bet体育赛事>学术科研>出版物>省际边界地区振兴发展研究

省际边界地区振兴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来源:编辑:

如何振兴粤赣闽省际边界地区的发展,对于粤赣闽三省来说不仅必要,而且迫切,尤其对于地处江西南大门、接壤广东、临近珠三角核心区但却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赣州南部地区而言,更为迫切和更具条件。这也是本研究为什么关注赣州南部地区一个侧面研究的重要原因。另外,从既有关于省际边界地区研究文献看,大都集中于省际间的协调发展,而对边界地区某一区域内部的深入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既是现有省际边界地区研究的继承,也是针对赣州南部地区特点与现实要求的尝试——从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省际边界地区振兴发展的路径,希翼能为国内类似研究提供借鉴,为赣粤闽省际边界地区的振兴发展发挥参考作用。

省际边界地区振兴发展研究

        ——以赣州南部地区为例

 

摘 

省际边界地区,作为我国一级行政单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交界区域,通常是指以省级行政边界为起点向行政区两端延伸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宽度且行政概念相对完整的窄带型区域。目前,大部分省际边界地区仍处在不发达或贫困状态,其经济水平和发展速度远低于该省及全国平均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从沿海、沿江到中西部及沿边地区的全方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从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到新城、新区以点带面铺开,作为自然资源富集、学问多元、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省际边界地区日益成为新的开发热点。为发挥和激活地方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以应对和捕捉“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经济再平衡、产业格局再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众多的区域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新一轮的从沿海、沿江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延伸推进的改革创新态势。省际边界地区、连片贫困地区也因此成为国家和相关省份区域统筹、政策扶持的重要区域。

赣粤闽省际边界地区作为全国具有革命老区、连片贫困区、生态屏障区等多种社会经济及政治属性的区域,同时又处于长三角、珠三角、台湾海峡西岸(厦漳泉地区)等国家重要经济区的直接腹地,加快其社会经济的振兴发展,既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又具有实现的可行性。因此,2012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撑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将赣粤闽省际边界地区上升为国家区域战略,以从政策上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与跨越发展,争取至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2014年3月《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出台和2013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的出台,表明“振兴发展”成为了粤赣闽省际边界地区的共同使命。因此,如何振兴粤赣闽省际边界地区的发展,对于粤赣闽三省来说不仅必要,而且迫切,尤其对于地处江西南大门、接壤广东、临近珠三角核心区但却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赣州南部地区而言,更为迫切和更具条件。这也是本研究为什么关注赣州南部地区一个侧面研究的重要原因。另外,从既有关于省际边界地区研究文献看,大都集中于省际间的协调发展,而对边界地区某一区域内部的深入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本研究既是现有省际边界地区研究的继承,也是针对赣州南部地区特点与现实要求的尝试——从空间、经济、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省际边界地区振兴发展的路径,希翼能为国内类似研究提供借鉴,为赣粤闽省际边界地区的振兴发展发挥参考作用。

本书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粤赣闽省际边界地区社会经济和城镇化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赣州南部地区属于粤赣闽山区弱弱型省际边界区的组成部分,边缘性、通道性、切变性、同质性是该地区的基本特征。

2、赣州南部地区紧邻珠三角和厦漳泉地区,加上区域自身缺乏中心城市的凝聚与辐射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深受珠三角和厦漳泉地区影响,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失明显;同时,赣州南部地区也是我国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赣江、东江源源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大,产业开发和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多。另外,受边界地区行政壁垒影响,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或衔接不畅。随着省际边界地区的脱贫日益得到相应省份的关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泛珠三角合作进入“1+1”结对子的新阶段,赣州南部地区已逐步成为国家和江西省精准扶贫的示范区、多重利好政策的叠加区、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转移产业的优先择选地。由于政策的扶持和产业的集聚,由此驱动着力国家力量和市场力量的聚焦,赣州南部地区发展已面临前所未有的大机遇。

3、基于赣州南部地区所处江西南大门、珠三角后花园的良好区位和资源本地,大家认为赣州南部地区应该成为:赣州及江西省重要的“门户”地区、赣粤闽边际的绿色产业增长区、客家学问、红色学问传承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域。其振兴发展的总体要求为:以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为主基调,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乡协同互促发展、社会文明和谐进步的生态型发展区。

4、目前,赣州南部地区已进入区域发展的极化阶段。顺应区域经济由集聚到扩散的趋势,其振兴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阶段应通过强化点轴,提升密度,形成集聚效应;第二阶段应强化与区域发展主轴线的对接,缩短与区域经济中心之间的距离,融入区域发展格局;第三阶段应通过减少内部分割,逐步形成网络化的城镇空间格局。具体策略包括:门户开放,强化省际边界地区的中介效应;区域协作,弱化省际之间的切变效应;强心扩容,打造龙南等区域增长核心;按照“一核、两区、三带、多节点”的空间组织优化内部城镇发展布局,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

5、要实现赣州南部地区的振兴发展,首先需要充分利用通道的功能,将通道转变为要素汇聚的节点,扭转生产要素过度流失问题,结合区域空间组织优化,突出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加强产业集聚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提高区域自身的造血功能;其次关注本区域作为生态屏障的定位,保住生态底线,推进绿色发展;再次关注社会和城乡公平发展,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和谐发展。通过经济、环境、社会(3E)三者的协同发展,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6、为更好地推进地区振兴发展目标、空间战略和专项支撑的实施,创新省际边界地区振兴发展道路,需要建立“统一规划、分头实施”的空间引导机制,在加强统筹协调的同时,保障地方发展活力和能动性;切合省际边际地区分属不同省区管辖特点,探索建立“内紧外联”的区域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内部资源整合与邻省间的协作发展;建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人口、生态补偿、土地、财税等区域发展共同政策。



25349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